出行洞察:新能源汽车电池后市场


图片


本期报告将为您解答:


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中的动力电池环节的:市场规模、竞争格局、发展趋势、初创项目分析。


当前,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中的动力电池环节的四大应用场景:电池管理与维护、动力电池梯次利用、车电分离—换电模式、整车服务—充电模式。


本篇报告将分四个应用场景一一分析解答。


那么,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后市场的市场现状是什么样的呢?

图片

对于C端消费者来说,新能源汽车的体验感不如燃油车、动力电池有衰减忧虑和安全隐患。对整车厂及电池厂来说,技术的不断迭代,直接导致上一代车型的、贬值幅度明显。对于维修站来说,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得到保证

01

电池管理与维护


图片


动力电池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,BMS则是动力电池的核心,承担着动力电池的数据采集、状态估算、安全保护、能量管理、继电器控制、信息控制功能,保证动力电池的安全型、耐久性、动力性,提升整车品质。


/市场规模


图片


BMS作为动力电池管理者,占据了电池产业链的价值高点,不但作为核心零部件应用于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性能保障,同样与大数据平台结合可应用于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,寿命评估、故障预警、残值评估。因此在技术和人才上有一定的壁垒。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规模达500亿。


/竞争格局


图片


图片


目前的竞争格局,以宁德时代为首的电池厂自营BMS占市场主力,50%。专业第三方BMS的行业市场虽处于早期阶段,市场集中度较低,企业普遍规模较小,但随着政府扶持政策、市场产能逐渐释放,第三方BMS凭借技术研发经验优势,加剧市场份额竞争。“BMS+Pack”可提供定制化属性电池包服务整车厂,因此占据一定市场份额;整车厂由于在成本上有独特优势,实现内部消化,抢占一部分市场。


/发展趋势


国家将出台BMS标准,助力BMS产品实现通用化、集成化。技术上SOC检测精度会进一步提高,减少电能浪费、缩短检测时间、提高检测效率。BMS也正朝着分布式模块发展,互联,提高可靠性,降低能耗。结合大数据平台、将车联网、云端智能算法相结合,实现电池后市场全生命周期管理检测与维护。针对产品趋势,未来BMS不但技术上提升,而且将运行数据和整车参数互联互通,有效统一。


/标的分析


优旦科技,核心理念为不但硬件上提供电池管理系统,更能软件上提供电池管理服务,利用AI和ML赋能数据平台,云端协同管理BMS修正,安全预警、实时监控、分析电池状态变化趋势。合作伙伴包含电池厂商及主机厂、Tier One等。


宏瓴科技,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、新能源汽车残值评估和车联网大数据分析。整合主机厂、维修站等资源,搭建了线上线下详解的智能网联服务平台,不但利用BMS进行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,同时依靠数据分析能力构建动力电池性能残值评估模型。


觉云科技,核心产品为云端智能算法对电池管理评估预测,可为动力电池提供全方位管理、防护及故障提前预测平台;提供全生命周期实时监测分析,并生成可视化图表,及时反馈。数据积累和算法精度校准上有一定优势。合作伙伴包含主机厂、电池厂商等。


02

动力电池梯次利用


图片


梯次利用已经退役的动力电池,可延长电池使用寿命,充分发挥其剩余价值,促进新能源消纳,能够缓解当前电池退役体量大而导致的回收压力,降低电动汽车的产业成本,带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。


对于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行业周期来说,电池容量大于80%时,在新能源汽车上正常使用,但低于80%,电池组开始梯次利用60%-80%,可应用与低速电动车、电网储能、通信基站等。单体电池梯次利用,20%-60%,重组串并联,用于家用储能、照明。当低于20%,无可用场景,原材料回收利用,提炼有效金属元素。


/市场规模


图片


2020年退役锂电池约20万吨,预计2025年超70万吨,如果梯次利用,市场规模超200亿,对降低新能源汽车成本十分有利。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流程,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企业从电池厂、主机厂、4S店以及消费者手中回收退役的动力电池,然后在自动拆解线上将电池包拆解下来,得到电池模块,再对电池模块进行分拣,将可用容量大且利用价值高的模块进行重组,再加入电池管理系统(BMS)、电池外壳等,得到新的电池包。


/竞争格局


针对企业端,分为电池生产厂商去自建回收体系,比如宁德时代、蜂巢能源、中航锂电。也有第三方专业回收拆解利用的企业,比如格林美、赛德美等。


技术端来说,梯次利用涉猎技术繁杂,专业壁垒高,分为能否用、怎么用、值得用、停止用四大核心架构,技术研究院已经与海外高校及电池企业展开了研发合作。


/发展趋势


但由于梯次利用实现需要电池全生命周期数据收集、评估方案设计、研发评估设备等关键技术支撑,至今全球范围内仍未有成熟案例。且退役电池安全性及性能差异大,信息不完整,增加判断难度。除此之外,产业链还未行程有效联动,电池仍是非标准化生产,退役电池拆解安全法规未健全。这些挑战同样也是机遇,都将成就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。


/标的分析


赛德美,国内“物理法”回收技术(物理拆解+材料修复)的先行者,拥有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回收基地和全自动精细化拆解生产线,具备技术研发、标准制订、检测服务、循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。也和车企主机厂、电池厂建立战略合作。


云外新能源,主攻动力电池回收循环,已实现电池回收、电池拆解、梯次利用与再生利用的完整循环模式,合作伙伴除了新能源厂商、电池厂商,还包含了高校研究院及国家电力检测中心。


豪鹏科技,主营业务为废旧电池回收、梯次利用、绿色再生服务。构建动力电池绿色循环闭合生态圈:生产电池(豪鹏国际)-汽车制造(北汽新能源)- 电池回收利用(赣州豪鹏)-电池原材料制造(厦门钨业)-电池生产(豪鹏国际),技术优势为废旧电池金属提纯。


03

车电分离—换电模式


图片


主流换电形式有3种,底盘换电、分箱换电、侧方换电。底盘换电时长短,安全、密闭及隐蔽性好,可全自动换电,但成本高且标准化难实现。分箱换电隐蔽性和密闭性较差,安全风险高,但成本低,标准化易实现。侧方换电,比底盘换电从隐蔽性、密闭性上都有提升,但成本高且难标准化。


/市场规模


政策上,规划鼓励“车电分离”模式,加快充换电设施互联互通。未来换电站作为高频刚需,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加油站,预计到2030年市场增量空间为800亿元。换电模式优势很明显,解决电池回收难痛点,有天然回收优势;能取代经销网点,收集电池数量增长后能形成规模效应;缩短能源补给时间,大幅度提高效率;延长电池使用寿命、消除续航里程短板;结合梯次利用构成“充电-换电-储电”闭环价值链。


/竞争格局


图片


目前市场竞争格局是以底盘换电为主,北汽占有率40%,主要ToB市场,蔚来占有率18%,针对ToC市场。而分箱换电和侧方换电主要应用于ToB端,由于分箱换电标准化易实现,占据了30%市场份额,头部企业有伯坦和力帆。侧方换电由于安全性最高,所以像时空电动也占据了10%市场份额。


/发展趋势


由于换电站为重资产,成本及运营费用高(蔚来单个换电站成本投入约200万元),投资成本及收益难形成可持续的盈利模式。另外,电池规格和接口难以统一,电池性能寿命,及安全责任问题难界定,同时,可覆盖的车型和用户群体有限。未来的发展趋势,运营车辆(出行服务、物流车)先行推广应用,利用地区优势,产业协同,分类推动换电模式发展。


/标的分析


底盘换电代表项目是奥动新能源(北汽占股30%)核心产品就是换电站,截至目前,已投建300家换电站,换电实现全自动,时间仅需3min。2020年11月刚发布新产品,可将换点时间缩短到20s。


分箱换电代表项目是伯坦科技,2021年已被展鹏科技收购。除了换电站硬件产品以外,还提供云数据控制系统,保障换点网络的功能运营。


侧方换电代表项目是时空电动。2017年上线的蓝色大道,聚焦高频出行场景,利用司机服务体系(DSS),服务网约车司机全生命周期, 打造“运营车+换电站”的商业模式,推动电动汽车换电规模化落地应用。


04

整车服务—充电模式


图片


图片


按照“新基建”的规划,2020年将计划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.2万座,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,到2025年建设超过3.6万个充换电站,全国车桩比将达到1比1。预计到2025年,建设超过3.6万个充换电站,中国公共充电桩市场投资建设规模将达187.6亿元


/市场规模


图片


图片

目前行业的运营模式分为四大类,一是运营商主导,重资产,以收取服务费和广告等其他增值服务为收入来源;二是车企主导,打造闭环生态链,延伸后市场服务价值链,为后市场提供增量;三是第三方平台主导,B端服务充电桩管理,C端服务跨平台充电桩整合,打造一站式充电服务;四是合伙模式,政府与电网or充电运营商合作,盘活上下游产业资源。目前中国充电桩运营商的保有量头部集中,特来电、星星充电、国家电网占比合计约70%。


/发展趋势


充电模式中充电桩,由于前期投建不合理,重建设轻运营,布局不合理,导致发展不均衡,且产品质量参差不齐,车桩不匹配或充电桩损坏问题难以解决。未来的发展趋势,车企和运营商协同,把充电桩作为售后配套服务,深度参与运营。打造物理接口的互通,利用车桩数据和支付方式的互联,形成充电平台互联互通。除此之外,电动汽车和电网的双向互动,削峰填谷,进行能源的合理分配。


/标的分析


智充科技,核心产品直流和交流的充电装置,能匹配多种充电车型,同时提供“智能硬件+去中心化”的一站式解决方案,为其匹配合理的功率充电。


云快充,属于产业链中游第三方充电平台,核心产品为充电桩生产及运营,软硬件服务相结合,基于全场景数据,提供全流程的运维保障。


电享,充电服务只是它核心业务之一,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,提供充电运营平台的解决方案。相较于云快充,适用性、通用性和拓展性更强,且算法更加丰富。合作的客户也包含OEM和车企、电网企业等。


/总结


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后市场应用场景,仍有巨大市场空间


2020年11月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(2021—2035年)》,要求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,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,加快建设汽车强国。毫无疑问,电动化已经是大势所趋,动力电池作为电动化最核心的零部件,随着电池厂商、各家主机厂、车企以及政策的推动,动力电池在车辆后市场的应用场景,仍有巨大市场空间。


图片


加入璞跃中国

科技创新生态


添加微信小助手 pnp_china

加入创新者社群

及时掌握最新资讯


Plug and Play中国 是一家科技创新加速器与投资机构,专注创新生态服务和开放式创新业务。 致力于在投资、创业加速、 企业创新服务、 创新生态、 开放创新、 开放创新、 创新咨询、 创新服务、 等层面立体化帮助创业企业成长,专注 开放式创新 ,并与大企业、城市、大学等展开深度创新生态合作。

X

扫码关注 Plug and Play China

plug and play 中国,创新咨询,开放创新,创新生态
X